1、RIP协议简介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最大的优点是简单,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距离向量),并规定距离等于16相当于不可达。
2、RIP协议的特点
RIP协议考虑了和哪些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什么信息以及什么时候交换信息这三个问题,RIP协议特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现在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信息,如每隔30s或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
3、距离向量算法
对每一个相邻路由器发送过来的RIP报文,会进行一下步骤:
(1)路由器R1接收到其相邻路由器R2发送过来的报文,先修改此报文的所有项目:把“下一条”字段中的地址都改为R2,并把所有的“距离”字段的值加1。每个项目都有三个关键字段:到目的网络N,距离是d,下一跳路由器是X。
(2)对修改后的RIP报文中的每一项,进行以下步骤:
若原来的路由表中没有网络N,则把该项目添加到路由表中
如果R1路由表中已经有目的网络N,这时查看下一跳的地址,如果下一跳地址是R2,则把收到的项目替换原路由表中的项目。
如果下一跳的地址不是R2,那么如果收到项目中距离小于路由表中的距离,则进行替换,否则什么也不做。
(3)若3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路由器记为不可达的距离,即把距离设置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