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需要划分子网?
比如一个单位有300台主机,如果申请C类网络地址,只有254个,不够使用,此时需要申请一个B类网络地址,很容易得知,分配出去300个IP地址后,申请得到的B类网络还剩下很多IP地址。
当单位扩大规模,需要再添加两个子网的时,又要为这两个子网分别申请B类地址,这会花费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实际上子网1申请到的B类地址还有很多没用到,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些剩余地址应用到其他子网中(节约地址),具体实现上可以从主机号部分借用一部分比特作为子网号。
2.如何实现?
32比特的子网掩码可以表明分类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被借用了几个比特作为子网号:
子网掩码使用连续的比特1来对应网络号和子网号(子网号来自原先的一部分主机号);
子网掩码使用连续的比特0来对应主机号;
将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与其相应的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即掩码是1的部分)就可得到IPv4地址所在子网的网络地址。
【习题】已知某个网络的地址为218.75.230.0,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28对其进行子网划分,请给出划分细节。
解析:根据所给网络地址可知其为C类网络地址,网络号占3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根据所给子网掩码可知,从1字节主机号中借用1比特作为子网号。
划分出的子网数量:21= 2
每个子网可分配的地址数量:2(8-1)-2 = 126(减2是去掉主机号为全0的网络地址和全1的广播地址)
【练习】已知某个网络的地址为145.13.0.0,使用子网掩码255.255.192.0对其进行子网划分,请给出划分细节。
解析:根据所给网络地址可知其为B类网络地址,网络号和主机号各占2字节;根据所给子网掩码可知,从2字节主机号中借用2比特作为子网号。
划分出的子网数量:22= 4
每个子网可分配的地址数量:2(16-2)-2